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军民结合型企业,在疫情最危急的关头,企业党委主动请战,利用自身成熟的3D打印技术和军工资源,紧急研制生产医用护目镜,支援抗击疫情前线。
点击上方文字阅读原文播放音频
153个小时完成产品设计定型
转产生产3D打印护目镜
杨凯:“为了这次疫情我们投了500万,引入200多台设备。咱们过来的时候门口大货车里的货物,都是我们用于生产护目镜相关的3D打印设备,今天要组织这条产线拉通,全部要配装到位。”
杨凯:“这个是立体光固化打印技术,生产我们的树脂镜架。它用的是这个材料是液态树脂,紫外激光,你看激光扫到的地方,材料就固化了,液态就变固态了,利用光材料的光敏特性发生固化。根据我的每一层曲线,点画成线,线再汇聚成面,整个一个断面就出来了,然后再进行第2层、第3层,一层一层地加工,这个就是我们的镜框。”
杨凯:“护目镜上一个关键的配件叫密封吸盘,密封吸盘是一个软弹性的材料,类似于TPU硅胶这类物质,要把柔性的东西打印出来。”
欧旭晖:“我们的镜框镜架是硬材料做支撑作用,这块主要是用软材料,就是保证跟脸部的贴合,和人脸的这种贴合变形以后,保证它能够形成一种密封的状态。”
杨凯告诉我们,他们的目标是快速做出一款让一线医护人员真正觉得好用的护目镜。市面上的传统工艺护目镜是注塑成型,在佩戴过程中有可能轻微变形,无法做到完全密封,这样不仅不安全,而且长时间佩戴后容易起雾。
杨凯:“我们完全是根据疫情发展的需要,军用技术转产过来的。研制出第一件样品马上就找中南大学湘雅口腔,还有长沙市的第三医院,找相关的专家,还有在一线使用护目镜的这些医护人员,我们每天都跑过去给大家看。他们在佩戴过程中,包括针对疫情的发展需要,他们不断给我们提供改进意见,特别是防起雾和密封这两个问题。”
护目镜的镜片也运用了“黑科技”
杨凯:“光模型改了十多轮、近百次,这一个月整个没有休息过,经常通宵还在改进模型。因为我们有打印手段,设计完之后马上就可以打印出来,打印出产品之后试佩戴然后再改进,不断的迭代。一次曲线的变化我们都要重新制模、重新打印……”
另外,这款护目镜的镜片也运用了“黑科技”。
杨凯:“我们的镜片是采用一种特殊的高清镜片,用了一层特殊的镀层技术,就是你戴的时候,既要把整个区域要密封起来,同时还能不起雾。把你眼睛和口罩防护配合起来,全面的密封保护起来,这样的话医护人员戴着他就很安全。”
欧旭晖:“作为我们军工企业来讲的话我们有一种社会责任、担当,市面上对护目镜这种迫切的需求,我们也感到比较着急。3D打印的护目镜,跟传统相比我们设计的周期比较短,另外一个就是3D打印它产能的扩展性比传统的要更好。”
企业新购置的200台3D打印相关设备已投入了生产。这意味着,3D打印护目镜的量产能更好实现,从每天生产六百副提升到2000副。
杨凯:“来自于湖北那边的需求,目前订单量都非常大。我们现在接到的潜在订单有将近10万套,前期我们几乎全部是捐赠,95%以上。”
总台央广记者: 蒋琦、郭淼、姜文婧
新媒体编辑:孙雪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之声(ZGZS001)